就在上個月初、全台瀰漫在一股即將缺水的恐慌之中、缺水噎、已經很久沒遇到了、但是老天爺總是這麼眷顧著台灣、明明水庫蓄水諒就已經不夠了、泥沙淤積很嚴重了、很多的水資源都被我們人為的流失掉了、總是在最後一刻讓我們天降甘霖、及時解渴、不知道這次的及時雨能不能解到渴、或許是我們很少有危機意識、這一代吃過的苦已經太少了、或許每次總是在危急的時候老天爺總是會救我們一把、所以一直沒能把居安思危這一塊做的更好、希望以後我們能真正的醒悟到啊~~~~~~~
何謂Pife?
Photo is Life,Pife ,拍照就是一種幸福。
我們的BLOG分成了六區,教學 生活 實驗 活動 日誌。也歡迎大家直接點選各區參觀嚕!
那麼近唷~~~~
之前玩了新的玩意兒,近攝接環,他利用一個兩邊都是公牙的接環,把兩個鏡頭反接在一起來達到極高的放大倍率效果,讓你可以完成超近拍的工作,有多近呢,基本上可以進到你的鏡頭已經貼在被攝物體上,讓你連打燈都沒辦法打,所以我是利用燈箱打透光,然後拍攝的題材呢基本上都是廚房可以拿到的調味料,白糖,紅糖,鹽,胡椒,芝麻,冰糖等等,可以拍的題材很多還不錯玩唷
麻豆
另類的麻豆
是不是很別呢??!!
除了人物以外的麻豆!!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動物的麻豆!!
羞澀表情不是只有人才辦的到喔!!
看看草泥馬是不是也很會擺POSE!!
水中芭蕾海豚也是箇中高手!!
慵懶的下午!!
看到的動物的另一面!!
是不是
覺得動物們也是個專業的麻豆!!
讓我們細心的發掘他們
可愛的一面!!
新年快樂!!
艋舺大拜拜
一年一度~~艋舺大拜拜
每年農曆10月22日是艋舺的大拜拜~~陣仗盛大~~有來自各地的陣頭齊來祝賀青山宮零安尊王聖誕
青山王又稱靈安尊王,是泉州人,不僅有山神,行政神的神格有具有司法神的職能,相當於泉州三邑的城隍爺所以青山王配有判官,陰陽司,范謝將軍
此神源由,有兩種說法。
其一是:青山王原名張滾,是三國時代東吳將領,人稱「張將軍」。212年,張滾奉派駐守泉州惠安地區,頗有治績,因受人民懷念,奉之為神明,稱「青山王」。明代何喬遠的《閩書》惠安縣觀應篇,主此說,認為「青山王」是孫吳的將軍「張滾」。
其二:五代十國中「閩國」的將領張悃,人稱「張將軍」,奉命鎮守惠安一帶,軍紀嚴明、愛民如子,逝世之後屢屢顯靈,因在青山附近建廟祭祀,故尊稱其為「青山王」。明世宗嘉靖時編纂之《惠安縣志》主此說:「青山在縣南,閩時將軍張悃,嘗立寨於此以御海寇。既歿,鄉人廟而祀之,至今不廢。」
清朝乾隆、嘉慶之後,以泉州三邑與同安人為主的大量泉州人移民跨海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台北艋舺,並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艋舺成為全台灣第三大都市。
而青山宮祭祀的青山王,其實就是泉州三邑人的道教信仰主神,也就是泉州三邑人城市的守護神,一如大稻埕同安人的霞海城隍一樣。故該廟除祭祀青山王之外,還有自縣衙門巡捕審堂體系神格化而來的、陰陽司、監察司、速報司、長壽司、獎善司、罰惡司、福德司、增祿司及枷鎖將軍的八將。該八將相傳是為北臺灣八家將信仰的起源,與南臺灣的五福王爺系統家將分庭抗禮。
1854年,臺北艋舺地區發生瘟疫,惠安漁民特地由故鄉泉州青山宮分靈至艋舺,,並於艋舺舊街鬧區處建廟奉祀(即今西園路),想藉此以弭平瘟疫。後因信徒甚眾,1856年再於艋舺郊區的蕃薯市街(今廟址現址)興築新廟。1859年,艋舺青山宮落成。
(以上資料截取自維基百科)
基本上從農曆10月22日開始前就會先有暗訪的儀式,之後才正式的祭典儀式
整個儀式繞境遍佈整個艋舺地區,龍山寺,祖師廟,西門町媽祖廟等等
還有來自艋舺各地大小不一的廟宇會在沿途兩旁搭建臨時供奉神明的檯子齊來祝賀
場面很盛大,整個儀式從早到晚一整天,很適合來經歷一次這難得的地方民俗活動
訂閱:
文章 (Atom)